“以后送快递不仅是送货上门,还能为城市治理贡献一份力量,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。”昨日,景宁畲族自治县快递员叶师傅路过金垟路匝口时,看到原本遮挡视线的高大灌木已被低矮草坪替代,内心难掩激动。
叶师傅是一名“骑士网格员”。就在一周前,叶师傅像往常一样配送快递,行至金垟路匝口时,发现此处花坛内的树木枝叶过于茂密,严重遮挡了驾驶员的视线,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,车辆转弯时极易发生碰撞事故。
“既然兼任网格员,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,就要及时上报。”于是,叶师傅立即通过“云上社区”小程序上传现场照片、定位及问题描述,这条信息随即被推送至红星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。
接报后,红星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立即启动“141”基层治理体系流转机制。县社会治理中心对事件进行分级,将信息推送至住建部门。住建部门收到指令后,当天就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勘查,制定“透景式”改造方案,及时改造、消除隐患。
从问题上报到彻底解决,全程仅用了23小时。叶师傅坦言:“现在送快递时多看一眼、多拍一张,就能让城市安全竞彩篮球投注一分。”
这场高效的隐患处置,源于景宁对“骑士网格员”队伍的系统性打造。
前不久,景宁聘任首批10名经验丰富的快递员兼职网格员,并就安全隐患识别、问题上报流程及积分奖励机制等内容进行系统性培训,让他们真正“懂业务、会操作、能履职”,成为基层治理中移动的“探头”与连接民生的“纽带”。
为了确保这一模式高效运转,景宁围绕快递员日常配送轨迹,建立“发现—上报—处置—反馈”全流程闭环式工作机制,让每一个隐患问题都能“有人发现、快速上报、及时处置、全程反馈”,真正打通基层治理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“快递员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,能发现传统网格难以捕捉的细微问题。”景宁社会治理中心党组成员、副主任张春杰表示,这一模式不仅有效填补了基层治理的“末梢空白”,更探索出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协同新路径,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提供了鲜活样本。